我的中医药十年|十年中医推拿“梦”
发布时间:2022-12-03
图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房敏

图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个梦“一定能实现”。我的“中医推拿梦”就是终身追求“传承中医推拿流派精华, 手摸心会,手到病除”,实现传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再现辉煌。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丁氏推拿流派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市名中医、全国首位中医推拿学博士、“973”首席科学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届“岐黄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我追寻梦想,致力于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丁氏推拿学术思想,针对临床“疼痛与功能障碍”推拿干预,开展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领衔团队入选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

十年来,坚持传承创新发展,强化守正创新示范,注重团队建设成效,为学科传承创新与科学发展铸就坚实基础。

图片



01

坚持传承创新发展


中医推拿源远流长,从远古马王堆导引图到《黄帝内经》,从古时“按跷、按摩”,到今天“微调手法”,薪火传承,创新发展,源自临床实践,突破于融汇各家之长和自我革新。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在丁氏推拿流派传承学术思想基础上,运用“筋骨平衡”“以痛为腧”及“手摸心会”等传统理论对脊柱病、骨关节退变性病“筋骨病”,神经损伤疾病等临床推拿辨证/病施治,注重患者临床“筋骨功能平衡态”评价,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推拿手法和功法特色干预,“手到病除”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在患者中树立良好口碑。通过科学传承创新,创立脊柱病“筋骨病”“筋骨失衡,以筋为先”病机新学说,创新“重治筋,微调骨”治疗理念,建立脊柱推拿“筋骨失衡”科学评估模式,实现诊疗模式创新。研究成果在21个省市10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培训国内二三级医院六千余名推拿业务骨干。

图片


02

强化守正创新示范


聚焦国家战略,坚持“中医传统非药物疗法防治筋骨病”方向,聚焦临床“疼痛与肢体功能障碍”,在脊柱病及四肢关节疾病神经功能损伤关键致病因素、推拿康复干预手段、临床疗效评价、作用机制、手法规范化标准化等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通过临床多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推拿“舒筋调骨”手法体系的优效性、安全性;深入探索脊柱病“筋骨失衡”导致临床多种难题及推拿特色干预作用生物力学、生物学效应机制。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改变了推拿单一的实践性、经验性发展途径,成为全国推拿学科同行临床科研一体化创新发展示范。以第一完成人取得系列科技创新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等12项奖励。

图片


03

注重团队建设成效


近年来,带领团队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上海高校“顶尖优势战略创新团队”,获上海市质量金奖;带领推拿学科入选国家教育部针灸推拿重点学科,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入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腰椎病)核心团队、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中医推拿区域诊疗中心、全国中医药重点学科、“十五”至“十二五”全国中医重点专科、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针灸推拿临床医学中心。建立推拿专病诊疗规范化方案和临床路径,组建“长三角推拿专科联盟”。主编教育部“十二五”以来《推拿学》《推拿流派研究》规划教材和骨干核心教材,引领全国中医推拿传承创新发展方向。

我从医从教36年,秉承“人无德则无以立信,医无仁则不能疗疾,师无诚则不能以教,学无悟则无以成才”传承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常常思考,以新时代推拿学如何传承创新、如何科学传承培养推拿专科人才为主线,坚守“德才兼备”标准,建立“用手与患者交流”、沟通心灵“彩虹之桥”诊疗理念,塑造推拿人才培养“上中医”模式;立德树人为先,传承丁氏推拿流派学术思想,融入中医经典导读、手把手临诊带教,指导病房查房,引导临床科研,形成推拿传承创新示范。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5名、硕士15名,在站博士后1人、岳阳医院名中医工作室继承人5人;6人获上海市优秀研究生称号,1名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带领学生获得神农杯、挑战杯、科创杯等19项。团队建设成效,孙武权博士获评为“上海工匠”,继承人临床教学科研能力全面提升,姚斐博士入选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青年岐黄学者,朱清广博士入选上海市人才发展计划项目,孔令军博士入选“浦江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青托”人才计划,张昊博士入选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项目,吴志伟、周鑫博士入选上海市科委“扬帆计划”,为学科良性发展铸就坚实基础。

十年来,我为“中医推拿梦”不断努力着,相信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转载自“上海中医药”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 址:上海市虹口区甘河路110号

邮 编:200437

电子邮件:yueyangwmb@163.com

电 话:021-6516178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