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手法
发布时间:2022-12-28

指禅推拿流派手法包括推、拿、按、摩、滚、捻、搓、抄、缠、揉、抖、等十二种手法。一指禅推法是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的代表性手法。根据“万法 一”的法则,一指禅推法为主要手法,故常将一指禅推法简称为一指禅。在推 手法名称上,推法的概念是用手指、掌根、手掌按于人体部位及穴位上向前或 旋式“往而不复”地推动。唯独“一指禅推法”不同于统称的推法,其实质是 续而又移动的按法操作,是一种连续的点状刺激。尤其适用于“穴位”及局限 压痛点上。

推拿手法要求均匀、持久、有力、柔和从而达到深透。一指禅推拿手法有三 特点:一是手法柔和深透,柔中寓刚,刚柔相济,强调以柔和为贵。主要手法 和辅手法施行时讲究法度,要求意守丹田,气凝指尖,将一指禅功透入肌肤, 沿着经络直达病所,“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二是取穴准确,以指代针 指禅的主要手法是推法,即以医者拇指尖点按穴位,有规律的快速摆动腕、指 节,犹如针刺的捻、转、提、插,达到治疗目的。由于拇指尖接触面极小,所 相对于其他推拿手法取穴更准,力度更集中。并适用于全身所有的穴位。三是 重练功。练外壮功,锻炼医者强壮的体魄,功法是达摩“易筋经”,以其练者 到“缓节柔筋”,祛病健身的目的。练手指功,使指力强健,聚精、气、神于 手指尖,柔能克刚

指禅推拿流派临床应用手法则有轻重缓急之不同。如面部多拇指偏峰推法,压力宜轻,不宜重。每穴推 1 分钟左右,或以皮肤微红为度。治疗面部疾患 时,应注意吸定,防止产生摩擦动作,做到轻、巧、快、柔。《素问•六节藏象论》 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其华在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 上注面。故一指禅施治有调和营卫、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头痛、眩晕、鼻塞 不通、耳,并可润面、美容。胸腹居于中,分有上、中、下三焦。《灵枢•胀论》: “夫腹,脏腑之廓也。”《厘正按摩要术》:“胸腹者,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 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如何,则莫如诊胸腹。”胸部有心肺二脏,位居上焦, 有宣肃降、通行气血、调节血液循行的作用。腹部有肝、脾、肾三脏和除心包 络之外的五腑,即胆、胃、大腑、小肠、膀胱,有运化、疏泄水谷和水湿,吸、 运化谷精微和促进气血生成的作用。同时胸腹部又为十二经脉手、足三阴经的 起始及终止之部位。对胸腹部施一指禅推法,多数以每穴约半分钟至 1 分钟左右, 按经络的循行路线相应的腧穴治疗,压力用轻重交替之手法,即刚柔相济之手。 还可配合其他手法如按、揉、摩、擦等手法,手法做到沉实、有力、均匀、柔。 对局部病变有治疗作用,且又有调整和促进全身各组织器官气血运行的作 用,可调理脏腑,健脾和胃,疏肝理气,主治咳嗽、胸闷、气短、胃脘痛、腹、 便秘、胁痛、呃逆、痛经等病症。

一指禅推拿治疗疾病范围甚广,既可用于成人,也可用于小儿。治疗小儿虽没有特定穴位,但是在其治疗上有某些特殊之处。有些手法小儿不用,譬法、插法、振颤法、推托法、抄法等。这是因为小儿脏腑娇嫩,骨骼未坚, 儿疾病一般也比较单一,推拿临床上所见并发症更少,所以取穴不须太多,但 抓住重点。手法宜轻柔,操作吋间应稍短。小儿对手法刺激的耐受力很低,而 机体调节功能的敏感性较强,轻柔的手法及短时间的刺激,就能得到治疗效果。 治疗成人,主要是内科、妇科、五官科、外科和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某些疾, 一指禅推拿有其独特疗效。如高压病、失眠、 胃脘痛、 胃下垂、便秘、腹泻、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癃闭、慢性鼻炎、迎风流泪、乳蛾、漏肩风、半身不遂、 肌劳损、乳痈、四肢关节扭挫伤、小儿急慢惊风、小儿泄泻、厌食、积滞、鹅 口疮、面神经瘫痪 等病证,治疗效果均较好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 址:上海市虹口区甘河路110号

邮 编:200437

电子邮件:yueyangwmb@163.com

电 话:021-6516178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