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濒临失传的中国原创技术“捡”回,上海现代针刺麻醉团队书写针尖下的生命奇迹。
心脏手术是外科手术之中最难的手术,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针刺麻醉在难度最大的心脏手术之中发挥了非常神奇的作用。一根小小的银针,如何拯救一条条宝贵生命?带着这样的问题,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团队走近了我院周嘉院长领衔的现代针刺麻醉团队,历时一年半跟拍,完成纪录片《针尖下的生命奇迹》。东方卫视播出后,在全国引起轰动。
7月30日上午,纪录片《针尖下的生命奇迹》暨现代针刺麻醉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我院举办。如何更好地推动针刺麻醉工作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上海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建光,上海市第十二、十三届政协常委、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滕俊杰,上海市名中医王文健、吴焕淦,原复旦大学针刺原理研究所所长吴根诚,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卫健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等专家、学者各抒高见。
研讨会由我院党委书记郑莉主持。
中西医结合的典范,造福当下患者
针刺麻醉是中国现代医学史上最具原创性的医学研究领域之一,它将古老的针刺技术与现代的麻醉技术在外科领域进行完美的结合,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为中国医学科学研究五项重大成果之一,是中西医结合的典范。此外,对麻醉药物过敏的手术患者,以及在如战争、灾难等缺少麻药的特定情况下,针刺麻醉也可以发挥独特的优势和重要作用。
“纪录片的拍摄过程更是见证奇迹的过程,我们对周嘉团队深深感到敬佩,他们将中医药文化瑰宝焕发出了新光彩。”纪录片总策划、国家一级导演滕俊杰感言。
“我今天特别激动,非常感谢周嘉院长团队。”纪录片《针尖下的生命奇迹》中的主人公之一,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何玉兰也来到了研讨会现场,“我当时用了现代针刺麻醉的方法,开完这么大的心脏手术,医生一叫我就醒了,恢复得特别快。”
患者代表何阿姨
“我之前也上过全麻开过大刀,术后昏睡了七八个小时,醒后还恶心呕吐了好几天,非常难受。”何阿姨的爱人老魏也感慨地说到,“我看她这次心脏手术刚结束,人就是清醒的,也没啥难受,进食、活动都非常快,奇迹般的康复归功于现代针刺麻醉技术,这么好的技术应该要多多推广。”
章先生也是现代针刺麻醉技术的受益者。他在研讨会现场说“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肺癌手术一结束,我就清醒了,休息片刻我就自己走回了病房,术后第二天,出院了。现代针刺麻醉真的牛”。
患者代表章先生
纪录片出品人、上海幻维数码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徐泽星和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导演管理部主任、纪实频道项目总导演柳遐交流了纪录片从酝酿、策划到拍摄、后期制作过程中点点滴滴,对团队行动诠释医者使命,用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谱写出动人的生命之歌表示感动。
掀开传承创新期,加速康复有奇效
上海是针刺麻醉的重要发源地,1958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第一例针刺麻醉扁桃体摘除手术开始,开辟了针刺麻醉这一全新的领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的肺科医院、仁济医院成功完成了首例针刺麻醉辅助下的肺切除手术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标志着针刺麻醉可适用于大型手术。
但是,清醒状态下的单纯针刺麻醉技术有其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由于它不具备肌肉松弛作用,无法达到100%的镇痛、镇静效果,加之对针刺麻醉的基础研究能力薄弱,手术适应症的把握不精确,有悖于现代医学伦理学的要求等;以及针刺麻醉技术劳务收费低廉等原因,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针刺麻醉的功效受到广泛的质疑,逐渐式微。
在上海,有一个团队,一群人,从未停止对针刺麻醉的探索研究,将这项濒临失传的中国原创技术被重新“捡”回,并发扬光大,在加速患者康复的道路上创造了无数生命奇迹。全国针刺麻醉领军人物、我院院长周嘉教授正是这支团队的领路人。
从2001年起,周嘉带领团队改良了以往的单纯针刺麻醉技术,提出了针药复合的现代针刺麻醉的理念,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可操作的、应用范围更广的技术规范。团队成功施行了700多例无气管插管的针药复合麻醉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800多例无气管插管的针药复合麻醉下胸腔镜肺部手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将这一技术在全市多家综合性医院和中医医院中进行临床研究和技术推广。
2005年,团队顺利完成的一例针刺麻醉无气管插管下心脏二尖瓣成形术被BBC现场采访并全球报道,让我国沉寂了20多年的针刺麻醉技术再次被世界认识和关注。团队对针刺麻醉这一中国原创进行的技术创新和完善发展,让针刺麻醉这一国粹又回到了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开启了我国针刺麻醉的“传承创新期”。
通过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在心、肺手术中,无气管插管的现代针刺麻醉与常规气静全麻的临床结果同期比较,显著减少了70%-80%的麻药使用量,有效减少了术后疼痛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加快了术后康复,缩短了住院天数,创造了无数生命奇迹。这一临床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公认和关注,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
“中国原创”引领示范,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在上海市卫健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领导和支持下,上海现代针刺麻醉团队已成功开展了数万例的各类针刺麻醉手术。团队重新确定了现代针刺麻醉的优势病种,明确围手术期临床路径,制定了临床应用规范和手术指南,使上海的针刺麻醉成为全国开展针刺麻醉临床实践的排头兵,成为全国最大的针刺麻醉临床基地。
市中医药管理局梳理、总结了上海中西医结合工作七十年的特色和优势,周嘉团队领衔的“针刺麻醉临床应用及研究”被列为其中的四项探索中西医研究新模式之一。上海市名中医王文健教授、吴焕淦教授,原复旦大学针刺原理研究所所长吴根诚先生教授纷纷表示周嘉团队开展的现代针刺麻醉工作,对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对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王彤处长称,针刺麻醉为常规手术开辟了更多可能性,从单纯镇痛向围术期脏器保护、改善手术预后方面不断发展,在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的道路上创造很多奇迹,值得做更多的传播推广,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徐建光主任表示,将不遗余力地与市卫健委、市科委等相关部门共同关心推动针刺麻醉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为中医药国际化做出积极的贡献。希望团队进一步强化多学科交叉,将这项技术在更广泛的领域推广应用,造福更多患者。
“针刺麻醉在解决现有医学难题、造福患者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有可能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新路径,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陈凯先院士建议团队今后的临床研究聚焦三方面:一是针刺麻醉的临床疗效评价与方案优化;二是针刺麻醉的效应机制研究;三是针刺与麻醉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力争产出有影响力和示范引领作用的成果。
上海是针刺麻醉的发源地,如今,针刺麻醉从这里再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与会专家衷心祝愿并殷切期待周嘉团队在针刺麻醉领域不断创造出新的重大成果。
地 址:上海市虹口区甘河路110号
邮 编:200437
电子邮件:yueyangwmb@163.com
电 话:021-65161782
© 2025 -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推拿研究所